今天,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后正式对外发布。这一新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联合修订,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旧版标准将被替代。新标准不仅关注电动自行车的设计车速、防火阻燃要求,还强化了电动自行车的防篡改要求,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以及提出了车辆使用年限的建议。
一、设计车速:安全第一,速度适中
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规定为不超过25km/h,并增加超过25km/h时电动机应停止提供动力输出的要求。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减少交通伤亡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时,应确保电动自行车的合法性和安全性,抵制非法篡改行为。
二、防火阻燃:提升安全性,预防火灾
新标准对与电池直接接触的非金属材料、电气回路、电气部件及导线等关键部件的阻燃性能要求进行了加严,从而降低了火灾事故的可能性。企业需从产品设计源头出发,加强测试验证,提高整车的防火阻燃能力。
三、塑料件使用比例:减少火灾风险,提升安全性
新标准规定电动自行车使用的塑料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5.5%,以减少火灾事故的危害程度。企业研发新产品时,应减少塑料材料的使用,鼓励使用其他不可燃材料。
四、电动机性能:优化性能,确保安全
新标准增加了电动机相关指标要求,确保车速无法超过25km/h。同时,考虑到电动自行车必要的载重能力和骑行中可能存在的短时爬坡等实际需要,标准中增加了电动机低速运行时转矩限值指标,满足消费者正常骑行需求。
五、防篡改要求:强化安全,防止非法改装
新标准从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三个方面提出防篡改要求,确保车辆的技术参数不被篡改,减少交通安全事故和火灾事故。
六、永久性耐高温识别代码标识:便于溯源,提高安全性
新标准要求整车编码采用耐高温永久性标识,有助于实现车辆生产、流通和使用各环节的有效追踪和监管,尤其是在火灾事故后,有助于快速识别车辆信息,为调查提供指导。
七、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生产一致性:确保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
新标准中增加了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条款,要求生产企业具有与电动自行车产能相匹配的生产能力、检测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
八、铅蓄电池车型整车重量限值: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实用性
新标准将铅蓄电池车型的重量限值放宽至63kg,有助于满足广大消费者增加续航里程、减少充电频次、提高安全性能的需求。
九、脚踏骑行装置:提升实用性,适应消费者需求
新标准仅要求采用电助力模式的车辆具有脚踏骑行功能,对电驱动车辆不作强制要求,有助于生产企业根据车型自主决定是否设计和安装脚踏骑行装置。
十、后视镜:提升安全性,增强骑行便利性
新标准鼓励电动自行车安装后视镜,但并未作为强制性要求,而是由生产企业根据需要自行决定是否安装。
十一、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提升主动安全性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新标准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提升电动自行车的主动安全性能,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更安全的出行体验。
十二、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加强保护,确保信息安全
新标准明确规定了接收动态安全监测信息的管理平台应遵守我国关于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经消费者同意后才能进行敏感信息采集和处理。
十三、建议使用年限:预防老旧车辆安全隐患,保障消费者安全
新标准建议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应在产品铭牌、合格证上标明建议使用年限,以预防老旧车辆安全隐患。
十四、过渡期规定:确保新旧标准平稳过渡,避免资源浪费
新标准设置了8个月的生产过渡期,并额外给予3个月的销售过渡期,确保符合旧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得到充分的消化,避免社会资源浪费。
新标准的实施将为电动自行车行业带来更加严格和全面的安全要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实用的出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