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习俗禁忌全攻略,牢记‘3躲4吃5做6忌讳’,明日六事不可为!

冬至的到来

“冬至大如年”,这句流传千年的俗语,透露出冬至在民间的非凡地位。如今,冬至即将来临,在这个古老的节气中,人们常通过一系列仪式和活动,祈求来年好运和平安。那么,明日冬至,到底该如何度过?我们一起来探讨。

冬至的北半球

01、冬至“3要躲”

冬至,通常落在公历12月21至23日之间,当太阳抵达黄经270°,北半球迎来一年中阳光照射时间最短的时刻,“昼短夜长”至此达到极致。而今年的冬至,精准定格在12月21日下午5点20分20秒,为128年来最早的一次。

冬至在古代十分受重视,有“日南”、“至日”,乃至“岁首”、“亚岁”等多种称呼,重要性不言而喻。早在春秋时代,中国便以土圭观日,测定冬至,使之成为24节气之首,亦是传统节日。古时冬至如同春节,因而有“冬至如大年”的说法。每当冬至之时,人们庆祝新岁到来,视其为天地阳气回升、大吉之日,祭祖、聚餐等习俗由此衍生,汉代兴起,唐宋繁盛,流传至今。

这一天,北半球迎来了最长黑夜,反而白昼为最短,但之后日渐长夜渐短,农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就是这个道理。

冬至的寒冷

当然,冬至的到来,也预示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即将开启,“热在三伏,冷在三九”,数九寒天,以三九最冷,而与之相反的是夏季的三伏天。

民间也有冬至“3要躲”的说法,一是要“躲风”,每年冬至前后,北风凛冽,体质弱者易受风寒,因此大风天气应尽量避风,出门时围巾、帽子不可少;二躲寒,早晚温差大,北方尤甚,因而大家要减少外出,保暖防病;三“躲汗”,冬日穿衣多,背部易出汗,及时擦拭,避免着凉,中医更强调冬季养藏,不宜剧烈运动,大量排汗。

冬至的美食

02、4要吃

冬至,作为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节,人们不仅要注意保暖,更要懂得如何顺应天时,通过合理饮食来调养身体。在冬至这天,各种进补食材和习俗纷纷登场,既暖身又暖心。

1、吃饺子、馄饨

吃饺子是北方冬至的重要习俗。这一习俗源于对“医圣”张仲景的纪念。相传他冬至时用面皮包裹羊肉、辣椒等驱寒药材,做成“驱寒矫耳汤”,救治了冻伤耳朵的乡亲们。后来,人们便模仿这种做法,冬至吃饺子成了北方人的传统。饺子不仅美味,还寓意着“招财进宝”,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对于老北京人,冬至吃馄饨的习俗同样源远流长。馄饨的形状类似古代的元宝,寓意财富满满。此外,馄饨还承载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因为馄饨之名取自古代匈奴首领“浑”与“屯”的谐音,人们希望吃掉馄饨后,能平息战乱,过上安稳日子。

2、吃汤圆

在南方,冬至吃汤圆是不可或缺的传统。汤圆象征着团圆和美满,家家户户围坐一起,共享这甜蜜的美食。吃汤圆的数量还与年龄挂钩,如今年18岁就要吃上18个汤圆,寓意岁岁平安,年年增长。而吃汤圆也讲究双数,寓意好事成双,幸福美满,就算年龄为奇数,也主张吃上双数汤圆。

3、吃腊肉

腊肉也是冬至餐桌上的常客,在四川、湖南等地,腌制腊肉是十分重要的习俗,很多人都会在这一天拿出腊肉美美吃上一顿。腊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独特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而将其放在米饭锅内蒸煮,香气更是四溢。

广东一些地区则有吃“冬至肉”的说法,也就是“烧腊”,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寓意鸿运当头,步步高升。

4、吃羊肉

羊肉是冬至进补的首选,自汉代刘邦赞誉樊哙煮的羊肉鲜美后,冬至食羊便流传开来。寒冬腊月,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下肚,全身暖和,羊肉性温补,富含蛋白质而脂肪少,是冬日里驱寒暖身、补气血的上佳之选。除了羊肉,姜汤也是驱寒良品,一碗姜汤下肚,暖身又提高免疫力。

冬至的传统

此外,冬至喝腊八粥也是传统习俗之一。腊八粥由多种食材熬制而成,营养丰富,温补身躯。而对于冬泳爱好者来说,冬至更是锻炼的好时机,他们在冰天雪地中畅游,强化体质,驱寒暖身。

冬至的祭祖

03、5要做

1、祭祖

在古代,祭祖是冬至最为庄重的一项活动。帝王会来到郊外展开祭天大典,在文武百官的见证下,祈求平安和吉祥,希望新的一年里百姓安居乐业。当然,这一天朝廷也会放上一天假,官员们会用美食招待亲友前来,过上一个安乐的节日。而老百姓们,也会用自己的方式祭祖,他们会在祠堂中摆上贡品,点燃蜡烛,祭拜先人,希望子孙后代可以平安健康。这一习俗不仅体现了对祖先的敬仰,更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2、画九

在古代,“画九”是民间颇有特色的民俗活动,人们会去大街上购买“九九消寒图”,从冬至这天算起,每天都要画上一笔,待到“消寒图”画满了后,这“九九”也就过去了。而今天来看,数九依旧有科学哲理,比如“三九冰上走”,说明了三九是一年最冷的时候,和现代气象学的数据分析相符。

3、赏梅

冬至也是赏梅的好时节,此时梅花在严寒中绽放,彰显其铮铮铁骨,因而每到这个时候,总有不少人踏雪寻梅,将其视为一桩雅事。而梅花在寒冬开放,也为冬天增加了很多乐趣和新意。

冬至的米酒

4、酿米酒

在苏州等地,冬至有酿米酒的习俗,称为“冬酿酒”。这种米酒加入桂花在其中,增添了不一样的酒香,让人十分陶醉。而待到春节前后,米酒刚好酿造完成,此时大家就会将其拿出来享用,滋补还又能活络筋骨、驱寒暖身,寓意着团圆和美满。

5、赠送孩童鞋帽

早在汉代时,就流行起了舅舅、姑姑给外甥、侄子赠送鞋子的习俗,为的就是希望他们成长中能够顺心顺意、健康快乐,也意味着孩子又增加了一岁。当然,手工刺绣的鞋帽更是十分珍贵,通常女孩鞋帽上多会刺上花鸟图案,男孩则为虎、狮、豹等猛兽,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与期望。

冬至的忌讳

04、6忌讳

1、忌回娘家

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团圆,嫁出去的女儿不宜回娘家。按老一辈的说法,这会引发家庭风波,带来不利影响。再说,这天外面天寒地冻,出远门容易生病。

2、忌夜间出门

冬至是一个祭祀的日子,人们会给先人们扫墓添坟,因而民间认为这天晚上尽量别出门,不然“阴气”重,可能会碰上脏东西,因此大家要早早休息,养精蓄锐。

3、忌开市

古时冬至,家家忙着过节,开市也没人买东西,所以这一天是不能开市的。但今天就不同了,商人们将闭市时间移到了春节期间,毕竟冬至不再具备节日属性了。

4、忌同房

在民间看来,夫妻在这一天是不能同房的,原因是冬至阴气最重,阳气反遭压制,同房不利于阴阳调和。

5、忌熬夜

冬至之时,“一九”也就开始了,此时气温将逐步走低,此时熬夜最伤身体,容易引发心脑疾病,特别是老年人。所以,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等太阳初升时起床,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6、忌借钱

今年的冬至是“破日”,而这一天是忌回向别人借东西的,不然容易给别人带去厄运,而自己也尽量别去借他人物品,特别是钱。

以上这些冬至习俗和忌讳,都是老一辈人的生活经验总结而来的,为的就是希望家人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