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气”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庄公十年》中的曹刿论战,它背后有着一段精彩且充满智慧的历史故事,也就是齐鲁长勺之战。
春秋时期,周天子权力逐渐被架空,各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纷争不断,相互兼并、大国争霸成了这个时代的常态。齐国和鲁国本就是毗邻的两个强国,不过齐国的综合实力远超鲁国。这两国间的矛盾还要从齐桓公上位说起,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后,齐国发生内乱,公子纠及公子小白分别从鲁、莒两国回去争夺国君之位,最后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成为了齐桓公。而鲁国此前在公子纠身上投入颇多,面对这样的结果自然不肯罢休,还起兵挑衅,结果却打不过齐国,铩羽而归。齐桓公对此怎能善罢甘休,便于公元前 684 年,拜鲍叔牙为大将,兴兵攻打鲁国,欲给鲁国一个教训。
鲁庄公得知齐国要来报仇,决定任用曹刿担任主帅出兵抵御。出征前,曹刿问鲁庄公凭什么去抵抗齐军,鲁庄公一开始以不滥设祭品、与臣下分享等理由来回应,曹刿觉得这些都不足以让百姓愿意征战,直到鲁庄公说自己可以做到司法公正、赏罚分明时,曹刿才认可这场仗可以打。
齐鲁两军随后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摆开阵势,准备大战一场。齐军仗着人多势众,一开始就擂响了战鼓,发动进攻。鲁庄公见状也准备下令反击,曹刿连忙阻止,说:“还不到时候呢!” 当齐军擂响第二通战鼓的时候,曹刿还是叫鲁庄公按兵不动,鲁军将士们虽气得摩拳擦掌,但因没有主帅命令,只好憋着气等待。齐军主帅看鲁军毫无动静,又下令打第三通鼓,可曹刿仍然按兵不动。齐军三次准备进攻,都不见鲁军应战,士气大减,士兵们变得非常疲惫,情绪也低落下去,甚至认为鲁军不会再打了,纷纷坐下来歇息,队伍开始松散起来。
这时,曹刿当机立断,对鲁庄公说:“进攻的时机到了,下令反攻!” 鲁军阵地上顿时响起了雨点般的战鼓声,早就迫不及待的鲁军将士奋勇出击,如猛虎下山般扑向齐军。齐军完全没料到鲁军会在此时进攻,还没来得及防备,顿时丢盔弃甲,四处溃逃。
战争胜利后,鲁庄公疑惑地问曹刿为何要在第三次击鼓后,我军才可以进攻敌军。曹刿解释道:“打仗这件事,全凭士气。对方擂第一通鼓的时候,士气最旺;第二通鼓,士气已经减退了一些;到第三通鼓,士气已经泄没了。对方泄气的时候,我们的士兵却鼓足士气,用士气旺盛的军队去进攻松懈疲乏的军队,那当然能取胜啦!” 曹刿又考虑到齐国军力强大,担心有伏兵,还仔细观察了齐军逃亡时的车轮轨迹和战旗情况,在确定齐军是仓皇逃窜,没有预先埋伏兵力后,才放心让鲁庄公下令追击。
就这样,鲁国凭借曹刿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的策略,在长勺之战中战胜了强大的齐国,而这也正是 “一鼓作气” 这个成语的最初由来,其蕴含的智慧和策略一直流传至今,对后世诸多领域都有着深远影响呢。
在《左传・庄公十年》的《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这句表述堪称经典,将战场上士气的变化以及把握时机的重要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原文记载,齐鲁两军对峙于长勺,大战一触即发。齐军率先擂响战鼓,发动进攻,那震耳欲聋的鼓声,本应是鼓舞士气、震慑敌军之举,齐军将士们也在这一通鼓响后,士气高涨,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冲锋陷阵。
然而,鲁庄公刚想击鼓回应,下令反击之时,曹刿却果断阻拦,称 “未可”。面对鲁庄公的疑惑以及鲁军将士们急切求战的心情,曹刿按兵不动,沉稳等待。当齐军第二次擂鼓时,曹刿依旧阻止鲁庄公出击,此时齐军的士气已然开始出现了变化,相较于第一次击鼓时的斗志昂扬,已经有了些许减退,士兵们的那种兴奋与冲劲开始弱化。
等到齐军第三次击鼓,曹刿终于大喊一声 “可矣”,示意鲁庄公可以下令反攻了。这时的齐军,经过三次准备进攻却未得到回应,士气已经泄没,士兵们疲惫不堪,情绪低落,队伍也变得松散杂乱。反观鲁军,一直憋着一股劲,在曹刿的指挥下养精蓄锐,士气正旺。鲁军趁此机会,战鼓雷鸣,将士们如下山猛虎般冲向齐军,一举击溃了对方。
曹刿的这一策略,精妙之处就在于对士气的精准把控。在战争中,士气犹如看不见的力量,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他深知,过早地与士气旺盛的齐军交锋,鲁军未必能占上风,而通过耐心等待,让齐军自己将士气消耗殆尽,再以我方饱满的士气去冲击对方疲软之师,便能以弱胜强,以少胜多。这也体现了曹刿作为军事指挥者的深谋远虑和非凡智慧,“一鼓作气” 的策略不仅在当时的长勺之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更是为后世在诸多竞争领域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启示着人们要善于把握时机,在对手气势衰退之时,鼓足劲头出击,争取胜利。
唐代诗人沈佺期所写的《杂诗・闻道黄龙戌》中有这样一句诗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这句诗也蕴含着 “一鼓作气” 的意味,同时传达出了深刻的反战情绪以及对和平的渴望之情。
诗的开篇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就点明了背景,黄龙戍一带战火连年不断,戍边的征人长期无法归家,饱受战争之苦。在这样的情境下,“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描绘出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那原本象征着团圆美好的月亮,却只能高悬在军营之上,照着那些远离家乡、思念亲人的征夫,而家中的思妇也同样对着这同一轮明月,寄托着对远方良人的无尽思念。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进一步渲染了夫妻之间那种绵长且无奈的相思之情,他们在分离的日子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饱受煎熬。而结尾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这里的 “旗鼓” 指代军队,诗人以问句的形式,道出了人们心底的期盼,希望能有一位英勇善战、有勇有谋的将领,率领着军队,一鼓作气地去攻下龙城,也就是消灭敌军,结束这漫长又残酷的战争。
诗人借这句诗,表达出了对战争的厌倦,因为连年的征战,让无数家庭支离破碎,让征夫与思妇饱受相思之苦。人们渴望和平,渴望战争能够尽快结束,而 “一鼓作气” 地取得胜利,恢复安宁的生活,便是当时饱受战乱之苦的人们心中最大的愿望。这句诗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战争给社会、给百姓带来的沉重伤痛,让我们更能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以及珍贵之处。
“一鼓作气” 这个成语,其字面意思是指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现在常用来形容作事时要鼓起劲头、勇往直前,趁着劲头大的时候,一鼓作气地把工作做完。它原本源于古代战争策略,在齐鲁长勺之战中,曹刿精准地把握了战场上士气变化的关键时机,待齐军三次击鼓、士气衰竭之时,才让鲁军擂鼓出击,凭借士气旺盛的鲁军一举击溃了松懈疲乏的齐军,由此诞生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这一经典表述。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文化的传承,“一鼓作气” 的内涵逐渐从单纯的军事策略延伸到了人们日常做事的方方面面,成为激励大家面对各种事务时,要鼓足干劲、抓住时机,避免拖延和士气低落,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去攻克难题、达成目标的一种精神象征,时刻提醒着人们做事要把握好状态最佳、劲头最足的时机,一气呵成。
在现实生活中,“一鼓作气” 能给我们带来诸多启发。比如在学习方面,当我们准备攻克一门较难的学科知识,或者备考重要的考试时,起初往往都是充满信心、劲头很足的,这时候就要像战场上初次击鼓时的士兵一样,抓住这份热情和决心,制定好合理的学习计划后,就立刻全身心投入,一鼓作气地去梳理知识点、做练习题、进行复习巩固等,而不要被外界的诱惑干扰,一会儿玩手机、一会儿看电视,拖拖拉拉,导致最初的那股冲劲慢慢消散。一旦中途松懈了,再想找回刚开始的那种学习状态和积极性,可能就会变得困难许多。
工作中亦是如此,面对一些复杂的项目任务,可能会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一开始大家都会鼓足干劲想要大干一场。就拿项目策划来说,如果团队成员能在一开始就齐心协力,把各自负责的板块规划好,趁着士气高昂的时候不断推进,在遇到问题时及时沟通解决,而不是遇到一点阻碍就停滞不前、互相推诿,那么整个项目大概率就能顺利完成。反之,若总是在反复犹豫、拖延中消耗精力,等最初的热情耗尽,士气低落了,项目很可能就会陷入僵局,甚至无法完成。
再比如运动健身,很多人刚开始决定健身时,都是满怀期待,想着要练出好身材、拥有健康体魄,第一天可能热情满满地完成了各种训练项目。可要是不能一鼓作气坚持下去,第二天就因为肌肉酸痛等原因打起了退堂鼓,往后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健身的目标就只能成为泡影。所以,“一鼓作气” 启示我们在面对各种生活、工作等实际场景中的任务时,要善于把握最初那股劲头最足的时机,坚定信念,勇往直前,这样才能更高效地达成目标,收获成功。